机械自动化缓解“员工荒”
2014年08月26日
9月28-30日,为期三天的2010中国国际五金展(CIHS)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巨星。作为中国最为成熟、国际化、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五金展览会之一,创办十年的中国国际五金展(CIHS’10),已成为中国五金产业发展的风向标。据悉,共有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以及近5万专业观众聚集上海尽享展会盛宴。
在此次展会上,慧聪五金网就企业的发展情况,对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何滨进行了简单的采访。
据何滨介绍说,凯尔达集团始创于1993年,注册资金1亿元,是国内领先的焊接、切割、环保、自动化装备制造企业,杭州凯尔达电焊机为集团下设公司。
何滨认为,中国的焊接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在50年前主要是以交流电产品为主,随着1996年日本松下进入中国,气保焊的的发明催生了直流电机诞生。预计再过两三年,新一轮数字化产品的浪潮将会来临。
对于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现象,何滨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。从整个行业的历史进程来看,焊接产品从复杂的人力加工方式,发展到到专业设备及自动化程度,技术含量越来越高。虽然机械化程度提高,随之代替了部分工人的实际操作,但是工人的工资水平非但没有降低,却出现了稳步的增长,由此带给了公司一定的成本压力。在此种情形下,公司逐步减少人力劳动数量,逐渐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,使得焊接能够变成真正的工具。
同时,何滨认为机械化程度提高,也是缓解员工荒的重要方法。今年春节以后,全国普遍出现招工难的现状,民工不再往外走,特别是杭州的工资待遇高,加重了企业的负担。为减轻人力成本,公司改线路板人工操作的状态为机器操作,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。